CCD光谱仪(电荷耦合器件)主要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光谱分析,广泛应用于物质成分检测、光学特性分析等领域。通过将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,实现波长范围(如200-2400nm)内的光谱数据采集与解析,支持微弱光检测环境下的高精度测量。
光谱 CCD 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和电荷存储 / 转移机制,与普通成像 CCD(如相机 CCD)的核心差异在于:更侧重 “波长分辨能力” 和 “光强检测精度”,而非 “图像清晰度”。具体过程可分为 4 步:
光吸收与电荷产生:光谱仪通过光栅、棱镜等光学元件,将入射的复合光分解为不同波长的单色光,并聚焦到光谱 CCD 的感光单元(像素)上。感光单元中的半导体材料(如硅)吸收光子后,产生与光强成正比的光生电荷(电子 - 空穴对)。
电荷存储:在 CCD 的电极电压控制下,光生电荷被暂时存储在像素对应的 “势阱” 中(类似 “小容器”),存储量随曝光时间和光强累积(曝光时间越长、光越强,电荷越多)。
电荷转移:曝光结束后,通过时序控制信号,将各像素的电荷按顺序 “逐行 / 逐列” 转移到 CCD 的输出端(过程中无电荷损失,保证信号完整性)。
电信号输出与量化:输出端的电荷放大器将电荷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,再通过 A/D 转换器(模数转换器)转化为数字信号,后传输给计算机,结合光谱仪的波长标定数据,生成 “波长 - 光强” 对应的光谱图。
应用场景
工业检测:用于冶金、铸造等行业炉前及实验室场景,可检测Fe、Al、Cu等多种金属合金元素成分。
科研领域:应用于天文观测、遥感探测及工业检测中,例如光学仪器校准、材料特性分析等。
技术特点:采用背照薄型CCD阵列,配合平场凹面全息光栅技术,提升分辨率和杂散光抑制能力;支持高灵敏度检测(动态范围达5200:1),适用于低光环境。